夏天一到,家里的花可真是讓人操碎了心。
前幾天去鄰居家串門,發現她養的杜鵑葉子焦了一圈,文竹也蔫頭耷腦的,一問才知道,最近天熱了還擱南陽臺曬著呢。
其實啊,有些花看著皮實,夏天可經不起暴曬,稍不注意就從“小嬌花”變“干花”了。
就說杜鵑吧,春天放陽臺曬著確實長得精神,可溫度一上25℃,太陽再毒點,葉子立馬脫水變焦,嘩嘩往下掉。
我去年就吃過虧,一盆養了三年的杜鵑,初夏還開得正艷,結果連續曬了幾天大太陽,葉子全焦了,最后只剩光桿兒。
后來學聰明了,溫度一到25℃,趕緊挪到北屋窗臺,通風又涼快,今年夏天倒長得挺穩當。
文竹也是個“怕曬體質”。春天光照足的時候,葉子綠得透亮,可一到夏天,直射光曬半小時,葉子就從尖兒開始發黃,慢慢枯成一把“干草”。我現在都是把文竹放客廳茶幾邊,偶爾開開窗通通風,每天拿噴壺給葉子噴點水,保持濕潤,看著又恢復了那種“文文弱弱”的雅致樣兒。
倒掛金鐘更金貴,春節前后開花那會兒,放南陽臺能開成小燈籠,可溫度一超16℃,曬久了花苞葉子全掉。
我有個花友不信邪,初夏還擱陽臺曬,結果三天掉了半盆花苞,后來挪到北陽臺,只留早晚的散射光,這才穩住了。
還有蟹爪蘭,說是短日照植物,每天曬4、5小時剛好,曬多了反而掉花苞,夏天溫度高了必須挪陰涼地兒,再噴點水保濕,不然分分鐘“禿”給你看。
麗格海棠和玉露也得注意。
麗格海棠葉子薄,溫度超18℃曬久了,葉子能焦成“脆片”;玉露看著透亮,曬狠了反而發暗沒光澤。我家玉露現在就擱書架頂層,每天就早上見點弱光,其他時間都在散射光里待著,透亮得能當小水晶看。發財樹更別說了,葉子薄得像紙,夏天暴曬兩小時,葉子能曬成“透明窟窿”,去年我家那盆就是沒及時挪,現在還在緩苗呢。
其實養花就跟照顧人似的,得順著脾氣來。
夏天溫度一升,多留個心眼兒,把這些怕曬的花搬進屋、挪陰涼地兒,該噴水的噴水,該遮陰的遮陰,它們才能平平安安過夏天。
畢竟養盆花不容易,看著它們綠油油、水靈靈的,心里也跟著舒坦不是?
標簽: